傾聽國家級「非遺」的聲音
第六屆全省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黔西南州參演劇目樂舞畫卷《布依八音》在貴州省國際會議中心精彩上演,現場座無虛席、掌聲雷動。觀眾們在一曲曲布依原生態的「八音」曲牌中,傾聽著大氣滂沱的「竹鼓」合奏和神秘優雅的「碗樂」;跟隨著舞臺上布依族老摩公抑揚頓挫、獨具神秘民族色彩的摩經吟誦《天地山水》,開啟了90分鐘的探索布依文化秘境的旅程……
《布依八音》是一部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表現形式的樂舞畫卷,結合原生態的布依民俗表演,把一個關於布依人的愛與夢想的情景展現在世人面前,讓觀眾認識了布依族世代相傳的一種民間曲藝說唱形式——「布依八音坐唱」。
布依族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世代相傳的一種民間曲藝說唱形式,主要流傳於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安龍、冊亨、望謨一帶。布依八音表演形式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蘆琴(葫蘆胡)、月琴、刺鼓(竹鼓)、簫筒、釵、包包鑼、小馬鑼等八種樂器圍圈輪遞說唱,在說唱中講述故事,傳遞情緒。千百年來,它一直在南盤江流域的村村寨寨傳承延續著。早在2006年5月,黔西南州布依八音就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布依八音》是一臺立足『非遺』的文化展演,劇目中所有的樂歌都是生活現場的提煉,基本演員全都來自布依村寨。」黔西南州代表團團長、副州長範華介紹,布依八音坐唱是布依人民生活中形成、傳承、發展的鮮活藝術,又是藝術化的布依人民的生活本身,充分體現了布依族古老的歷史文化信息和布依本土文化,是布依族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研究布依族的戲曲發展史和本土文化發展史,增強民族凝聚力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布依八音》總導演張華介紹,布依八音坐唱是布依人民生活中形成、傳承、發展的鮮活藝術,又是藝術化的布依人民的生活本身。樂舞畫卷《布依八音》以布依族人特有的民間藝術形式為主軸,通過八音將布依族人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等日常生活肌理串接起來,講述布依人的人生——生命,生產,生活,歡樂與憂傷,以及對天地的敬畏與感恩。
「我們在創作《布依八音》中,更多的是作為『八音』這個布依族古老藝術形式的挖掘者、打磨者和服務者。」張華說:「《布依八音》的創作之路,就是主創們順著鄉愁,懷著敬意尋找布依八音坐唱之美的過程。」
為搜集和打磨布依八音坐唱這項古老而零散的藝術,張華和主創們多次深入冊亨、望謨等布依族文化保留較為完整的族群聚居地考察,通宵達旦策劃、討論創作思路,發現、挖掘、提煉、打磨布依八音坐唱,讓其更適合舞臺。
「通過努力,力求讓這臺劇主線更突出、結構更集中、色彩更豐富、情感更精準和細膩、保留更多的布依族原生態文化元素,讓觀眾們能切身感受布依文化的美。」張華表示。
在整場演出中,布依族人的日常生活得到全方位的藝術化呈現:插秧、耕種、挑水;山間浪哨、水邊梳妝;吹長號、擊刺鼓、隆重上房梁;哭嫁、迎親、特殊的洞房夜;節日、祭祖……在這些生動的場景中,展示著布依人妙趣橫生的習俗,表現出布依人熱情向上的生活觀,烘托起布依人對未來的美好夢想。
該劇主演、黔西南州本土演員薛建文介紹,正是源於對布依文化的向往和熱愛,支持他戰勝長期而艱苦的排練過程,用汗水和激情鋪開了《布依八音》的演繹之路。「希望通過我們的演繹,能夠讓大家都知道,布依族有『八音』。」薛建文表示。
《布依八音》的另一個亮點,是集合了大量原生態的「八音」曲牌,《水打碾子》《賀喜堂》《新婚不過夜》等原汁原味的布依族歌曲,配合「竹鼓」合奏和神秘優雅的「碗樂」,讓人耳目一新。
「第一次聽布依八音,覺得還蠻好聽的,配合劇情來聽,有一種婉約的感覺。」觀賞完《布依八音》後,貴陽觀眾張霞對記者說道。湖南籍觀眾楊曉則表示,看完來自黔西南州的表演,產生了要到布依村寨走一走的想法。
一臺優秀民族文化劇目的背後,凝聚著大量繁瑣的工作和無數民族文化匠人辛勤的付出。
據介紹,《布依八音》於2016年7月進行創作采風,11月完成劇本創作,並深入布依村寨挑選本土演員,12月啟動劇目排練,今年1月以族群戲劇的形式在黔西南州義龍新區成功首演。作為2017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的精品文化劇目,《布依八音》今年6月初啟動了第二期外汇牌价修改創作,主創人員經過多次思維碰撞改編出全新的劇本,導演組對演員再次進行遴選,歷時50天的刻苦排練,於8月15、16日在黔西南州興義市成功演出,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為全力備戰第六屆全省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從今年8月底起,《布依八音》進行了第三次「改版升級」,把演員精化至88人,匯集黔西南州摩公、領唱、牛角箶、牛骨葫、蕭筒、勒尤、小馬鑼、嗩吶、刺鼓等大量國家級、省級、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對本土的「農民演員」強化表演技藝,舞臺效果追求更好……
「黔西南州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習俗,《布依八音》只是開始,今後我們還要進一步提升苗族『板凳舞』、彜族『阿妹戚托』等黔西南州本土特色歌舞,進一步挖掘和打造以『布依戲、苗族歌、彜族舞』為代表的民族文化精品。」黔西南州代表團副團長、州民宗委副主任吳貞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