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思想文化網

世界近代思想文化史

人文精神的演變
1.文藝復興
(1) 興起的原因及條件
① 經濟條件:意大利最早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② 階級條件: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經濟實力壯大的新興資產階級希望建立符合自己要求的思想體系
③ 意大利是古代羅馬的故鄉,意大利人能夠接觸到大量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存,還有機會得到拜占廷帝國保留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典籍
(2) 興起及發展:14世紀文藝復興在意大利興起,16世紀文藝復興運動達到高潮,並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在文學、藝術、科學等許多方面碩果累累
(3) 文藝復興的實質及核心:文藝復興實質上是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思想運動,核心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的主要思想就是主張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4) 表現
① 文學領域: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談》,作者抨擊了封建道德和教會的禁欲思想,宣傳人類平等,主張發展人的個性
② 藝術領域:美術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
(5) 影響
① 思想方面:沖破了神學的桎梏,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為資本主義製度的勝利和發展開辟了道路
② 文藝方面:創造了人類藝術史上的絢爛篇章
③ 自然科學方面:提倡科學實驗、註重實踐,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學
2.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 背景:15世紀末,天主教會日益腐敗,成為西歐資本主義各國發展的障礙;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要求打破宗教桎梏;導火線是羅馬教皇在德意誌出售贖罪券
(2) 序幕:馬丁·路德張貼「九十五條論綱」,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① 馬丁·路德認為只要信仰上帝,靈魂便可以獲得拯救,而不是靠善行來贖罪
② 他主張簡化宗教儀式,認為僧侶也可以婚配和還俗
(4) 影響: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摧毀了天主教的精神獨裁,使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發展了人文主義,新教成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並對後來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促進了西歐各國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新興的民族國家的發展
3. 啟蒙運動
(1) 興起背景
① 經濟基礎:17、18世紀西歐資本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
② 階級基礎:新興資產階級的力量日益壯大
③ 思想武器:自然科學的突飛猛進,為人們的思考和判斷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2) 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張
① 孟德斯鳩:在其代表作《論法的精神》一書中提出三權分立學說,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分別由議會、君主、法院三家掌管,其核心是權力「製約與平衡」,這就為防止專製、確立民主提供了可行方案,成為後來資產階級政治製度的基本原則
② 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他強烈抨擊天主教和封建製度,倡導自由、民主與平等,政體上主張實行君主立憲製,其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
③ 盧梭:在其著名的《社會契約論》中提出了「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並認為人類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在於私有製,盧梭堅持人民應推翻暴君,創立民主共和國,因此,他的激進民主主義思想對後來法國大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
④ 康德:提出「人非工具」的觀點,宣揚科學和理性,倡導尊重他人,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
(3) 啟蒙運動的影響
① 啟蒙思想家們宣揚自由、平等、博愛,抨擊專製製度和天主教會,破除了人們對天主教會和封建統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② 啟蒙思想家不僅對封建製度進行更猛烈的批判,其主張還為建立資本主義政治製度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
③ 啟蒙運動不僅對法國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輿論準備,也推動了北美大陸爭取獨立的鬥爭,同時還激勵著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人民為改造舊社會而鬥爭
社會主義思想
1. 空想社會主義
(1) 代表人物: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
(2) 基本思想:抨擊資本主義的種種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會、建設理想社會的美妙設想
(3) 不能正確認識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否定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但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提供了直接的思想來源,成為其思想基礎之一
2. 科學社會主義
(1) 歷史條件
① 19世紀初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和擴展,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使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逐漸暴露。這就為科學地認識資本主義的本質及其發展趨勢提供了可能性和物質基礎
② 理論來源:19世紀早期的空想社會主義為馬克思主義提供了理論來源
③ 階級基礎:19世紀三十年代的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為馬克思主義誕生提供了實踐和階級基礎,使科學理論成為時代的需求
(2) 意義:《共產黨宣言》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無產階級進行鬥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發展起來
近代科技的發展
1. 物理學的重大發展
伽利略——經典力學的奠基者
(1) 歷史地位:意大利著名天文家和物理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
(2) 主要貢獻: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依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得近代科學,伽利略的傑出成就為牛頓力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2. 牛頓——經典力學創立者
(1) 偉大成就
① 物理學方面:發現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力學三定律。1687年,出版了力學經典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實現了物理學史上的第一次大飛躍
② 數學方面:17世紀60年代,與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分別獨立創立了微積分
(2) 歷史意義:牛頓力學是經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基礎,也是現代工程力學以及與之有關的工程技術的理論基礎牛頓力學的創立,標誌著人類科學時代的開始;牛頓力學和熱學引發了以英國工業革命為起點的第一次技術革命,使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
3. 相對論
(1) 提出: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創立了狹義相對論,認為時間和空間都與物質的運動有關,隨著物質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
(2) 意義:是對牛頓力學的繼承和發展,是對近代物理學理論框架的重要突破
4. 量子論的提出
(1) 提出: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說;此後,愛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論;丹麥的波爾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論
(2) 意義:量子論讓人們從根本上改變了近代物理學中的傳統觀念,使物理學和整個自然科學的觀念都發生了重大變革。量子力學不僅是近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而且在化學等有關學科和許多近代技術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5. 達爾文與進化論
(1) 進化論的創立: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劃時代的巨著《物種起源》,建立起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嚴密的生物進化理論,說明一切動植物,包括人類,都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2) 主要內容——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19世紀的文學藝術
1.文學的繁榮
圖片
2.美術的輝煌
圖片
3. 音樂
(1) 古典主義音樂(18世紀盛行)
背景:18——19世紀之交,工業革命正在開展,整個社會的面貌尚未大改變,但資產階級革命的風雲激蕩,拿破侖戰爭使歐洲的仁人追求進步、自由,德國尚未統一。風格:結構嚴謹,富有表現力。
(2) 浪漫主義音樂
19世紀,以奧地利和德意誌為中心,在歐洲占據主導地位。德意誌音樂家貝多芬是連接古典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的橋梁,被譽為「樂聖」,許多作品表達了他熱愛自然,渴求自由和歡樂,贊揚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精神。他的《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超越時空,歷久彌新。風格:註重抒情、個人的心理刻畫,以突出個人感受,將其表現得最充分的是氣勢恢宏的歌劇。
(3) 印象派音樂
法國作曲家德彪西,1892年,《牧神午後·前奏曲》,從而確立了印象派音樂的地位。風格:音樂有如霧里看花,具有朦朧的意境,揭開了現代音樂的第一章。
4. 影視藝術
{電影藝術}
(1) 背景:19世紀末,隨著攝影技術、縮短曝光、連續攝影等一系列技術的發明;是西方思想解放、以人為本、科學家努力的結果;是市民階層精神需求的結果;商業利益的驅動
(2) 發展歷程
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電影。1927年之前的電影全是無聲電影。因此,電影史上稱這個時期為「默片時代」;此間,美國人格里菲斯因對電影製作和攝影技術進行過重大改革而被譽為「現代電影之父」;電影技術上的不成熟,使得默片演員必須以簡潔明快的故事情節、誇張生動的動作表演來取悅觀眾。卓別林是這一時期電影明星中最傑出的代表,他的《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影片成為名垂青史的經典之作。
{電視}
(1) 產生:1925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1929年,美國科學家發明彩色電視機。1933年,科學家研製成功電視攝像和顯像完全自動化的過程
(2) 功能:傳播資訊、娛樂;把世界各地的優秀藝術品展示給後人
(3) 積極影響:使人的生活習慣向著科學、多元化方面發展;人類思維方式的變化,有利於人類的進步;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發明、發現將會大大增加
(4) 負面影響:減少了戶外運動,產生肥胖、近視等病癥;色情、暴力、武打對未成年人產生了部分負面影響;減少了人際交往,不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人類的生活體驗變得間接為主、理性為主,生存能力相對降低。

相關內容

探源中華文化思想解鎖歷史普及新方式

中國古代思想學說的發展脈絡是什麽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力度持續加強

讓非遺「活」下去「動」起來

傾聽國家級「非遺」的聲音

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

非遺保護視野下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從文化融通到國家認同

新疆的發展印證中華文明五個突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