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中華文化思想解鎖歷史普及新方式
「史書讀多了,一個困惑,油然而生:朝代更替,加上詳盡的帝王列表,是非歷史專業的讀者,需要花時間特別留意的嗎?按朝代更替編寫史書,確實比較方便,不過,對讀者註意力的引導,不盡妥善。」2023上海書展期間,《長河千帆過——中華文化思想源流》首發式暨名家對談會在上海香港三聯書店舉行,出版人、作家孫颙和聯合出版集團前總裁、香港出版總會永遠榮譽會長、饒宗頤文化館榮譽館長陳萬雄博士作對談,續寫滬港兩地文化交流新佳話。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思想博大精深,文化大家輩出。孫颙認為,一般的歷史讀本多以朝代更替和帝王年表分章,但並不能囊括歷史的豐富性。對於普通讀者來說,人物和故事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歷史讀本,還有其他寫法嗎?孫颙評價,湯因比《歷史研究》就是以各種文明為對象,將比較分析作為著作的主軸。「湯因比的視野和深度,難以企及。不過,他提供了一種思路:離開朝代更替的主線,註重文明發展變化的源流,也是展現歷史進程的好辦法。我漸漸產生一個念頭,寫本有個性的歷史讀本。我向來對中國文化思想源流有興趣,假如采用隨筆的形式,從點評角度入手,也許可以寫得與眾不同。」
《長河千帆過——中華文化思想源流》正是在上述構想中形成,致力於簡約梳理文化源流,精選從盤古到近代的37位在中華文化思想長河中風雲際會的人物,透過闡述他們的言行,評論五千年中華文化思想的源流、變遷與時代精神。該書在今年香港書展甫一上市,即受關註。上海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在2023上海書展期間推出後也反響廣泛。
「以隨筆形式簡約梳理中華文化源流,點評歷史文化人物的行為和言論,如取長江大河的浪花朵朵稍作發揮,過盡千帆,似又未必如是,正如探求之道,頗有余味。」孫颙說。
陳萬雄認為,此書在還原歷史、平情而論的同時,以現代和世界的視野點示期間蘊含的文化思想價值。「中華文化思想澤被天下,靜水深流,此書篇幅不大,但深入淺出、脈絡清晰,尤其對於渴望了解中華五千年文化思想全貌的年輕人是不錯的選擇。」